
时光流逝,转眼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的两位援藏教师已圆满完成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支援任务。一年半前,天津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工作队,首次增加职业教育成员,天津市教委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选派我校护理专业储媛媛、高颖两位骨干教师去往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支教工作。
自入藏以来,两位教师作为中共党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党中央对口援藏工作决策部署,秉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克服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等困难,在职教帮扶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当专业带头人,潜心专业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以卫生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昌都创建“三区一高地”,推进昌都建设成为西藏自治区现代化副中心城市。
经过一年半的奋斗,在卫生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的西藏地区,她们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把天津职业教育的优势、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与受援学校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工作理念、体制机制、专业能力、师生交流等方面对当地进行全面帮扶。她们在以下方面为当地卫生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教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立足地方、对接产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两位援藏教师结合西藏自治区及昌都市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她们与昌都职校的护理专业教师团队一起,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论证,学习和借鉴天津市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修订了昌都职校护理专业、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2 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两位援藏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设计经验,从“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出发,对2个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归纳、细化和重组,将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的教学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和技能资格证书相结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护理专业人培修订研讨会
二、“授之以渔”练内功,显著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津昌两地齐聚“云端”,开展教育教学交流。两位援藏教师牵头成立津昌两地教学研究小组,通过“互联网+”模式,开展专业教研、同步课堂、专题研讨等教学交流共计8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直通昌都职校。

《护理学基本技术》课程开展线上联合教研
规范教学管理细节,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两位援藏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坚持每周教研与听课制度,及时开展课堂评价与教学指导,使得当地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共计修订《基础护理技术》、《儿科护理》、《内科护理》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共计10门,修订教案共计8门。

课程小组成员每周开展集体教研
师带徒培养,促进教师队伍成长。两位援藏教师分别每人与2名昌都职校老师签订责任书,建立“一对一”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提供教学资源帮助、指导课堂教学组织、引导科研工作的开展,尽己所能为昌都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职教队伍。

师徒结对仪式

师徒结对仪式

徒弟的观摩课活动获奖证书
三、立足课堂阵地,尽心钻研促教学
坚守一线教学,不忘初心育桃李。两位援藏教师承担了《护理学基本技术护理》、《灾难救援与急诊》2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她们努力克服高原低氧环境下的种种不适,全身心投入教学,认真完成好每一堂课,深受当地学生们的喜爱。

储媛媛老师日常教学

高颖老师日常实践教学

边吸氧边工作
名师引领展风采,深耕课堂促成长。两位援藏教师在支教工作中积极开展示范课观摩活动,分别获得示范课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促进了昌都职校教师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有效地探索课堂教学高效组织形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课堂质量,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全校范围内开展观摩课交流教学经验

示范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制作优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两位援藏教师带领专业教师制作系列优质教学资源。带领教师团队完成教学课件62个,操作流程31个,评分标准31个,思政案例30个,微课12个,校本教材2部,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软件2个。她们还组织藏医专业团队加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制剂技术资源库联建单位,提升当地教师的资源制作水平。

组织藏医专业参加国家级资源库建设
四、推进实训中心建设,打造学生技能提升平台
完善实训室规章制度,提升实践基地功能。支教期间,两位援藏教师精准把脉医护部实训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症结”,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她们重新规划设计护理专业的实训中心4层 16 间教室的布局与功能,为昌都职校搭建起“产学研用训创”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

模拟手术室建设完成顺利通过验收
捐赠实训教学设备,填补实训室建设空白。支教期间,两位援藏教师积极协调沟通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捐赠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等相关器械与耗材,协助新建了无菌技术实训室,填补了昌都职校不具备无菌技术教学条件的空白。

实训教学器材捐赠仪式

学生在新建无菌技术实训室练习操作
五、立足团队优质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各类培训
两位援藏教师面向昌都职校师生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包括职教大讲堂、“开学第一课”讲座、新入职教师培训、赴天津开展备赛集训等,共近20次培训,覆盖师生2000余人。

疫情期间穿脱防护服及核酸采样线上培训

带领老师赴天津医专开展专题培训
六、潜心高原育人,倾情守望格桑花开
以赛促学砺精兵,技能竞赛展风采。两位援藏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参加护理技能大赛经验,为支援学校参加西藏自治区的护理技能大赛进行培训,指导备赛选手 4名,指导教师 3人。为了帮助昌都职校取得更好的成绩,两位教师积极为选手联系到天津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在为期20天的集训中,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投入 5万余元解决练习师生食宿,终于不负所望,在西藏自治区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4名选手获得包揽二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

自治区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获得历史最好成绩
师生结对,精准帮扶有目标。支教期间,两位援藏教师分别与1名藏族贫困学生建立结对帮扶,精准帮助当地困难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真正做到从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关心,经费上资助,持续稳定给予学生关爱,给予生活用品、保暖衣服等物质帮扶,把对学生的帮助落到实处。

师生结对仪式
组建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两位援藏教师利用自身优势与资源,分别组建了 “护资考试备考社团”和“护理礼仪社团”,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建设。通过每周定期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储媛媛老师组织护资考试备考社团活动

2023年9月教师节,储媛媛老师被评为西藏昌都市昌都职校优秀教师。
一项项开创性的工作,凝结着援藏教师们的智慧和力量。在雪域高原的昌都职校,储媛媛、高颖两位援藏教师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一言一行都践行着“真心真情做好援藏工作”的要求,在实践中实现了两地卫生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为雪域高原播下了优质教育的种子,让“天津模式”永远留在昌都、造福昌都。两位援藏教师的辛勤付出获得了受援校的认可,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和爱戴,她们用行动凝结了两地的深厚情谊,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
浓浓家国情,整装再出发。2024年2月,告别温馨的小家和刚满7岁的孩子,储媛媛老师再次跨越千山万水,奔赴雪域高原,开启第二个为期一年半的援藏时光,勇挑重担,一往直前,她将再次用行动书写卫生职教援藏的新答卷,为完善当地护理职业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024年3月4日储媛媛老师正在办理赴藏登机手续

2024年3月5日天津市第十批援藏专技队伍抵达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