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在文化传承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涵养师生的爱国情怀,6月11日下午14:00我校邀请著名指挥家于海教授来校举办“最爱我们的国歌”主题讲座。

于海教授分别从国歌的概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发展历程、国歌崇高神圣至高无上、国歌时国家情怀的生动教材、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国歌等五个方面来为大家进行生动的讲解。

讲座伊始,于海教授指出,国歌是主权国家最鲜明的声音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国家文化的瑰宝和历史的见证。同时,国歌也是公民爱国情感的载体,它承载着每个国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他结合我国历史上非真正意义的“国歌”等音乐遗产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的传奇故事,指出其在诞生之初抗日战争时期,就激励着无数人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在和平时期,其所蕴含的抗争精神依然激励着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讲解中,于海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许多国歌背后的故事:“香港回归仪式上扣人心弦的13秒”、“利比亚撤侨:国歌是通往祖国大陆的回程票”,这些故事不仅让师生深刻理解国歌的意义,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领会“我们的国歌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于海教授还深入解读了国歌的音乐特点,如五声音阶的运用、三连音“索”的震撼效果以及最后一句“前进进”的点睛之笔,凸显了国歌的进行时态,“前进”一直在路上。他自豪地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具有恢宏大气的风格,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

在讲座的最后,于海教授缓缓起身走到舞台中央,提议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随着旋律起伏,歌声愈发嘹亮,彰显中国人民的团结与力量。这不仅是一次歌唱,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掌声雷如鸣般响起,这掌声不仅是对于海教授深入浅出讲解的热烈回应,更是对全体师生深厚爱国情感的共鸣与高度赞扬。它凝聚了每个人对祖国的深深敬意,彰显了集体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于海教授
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文联委员,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十年为国歌立法提案,被媒体誉为“催生国歌立法的指挥家”“推动国歌立法的音乐家”。1999年担任国庆50周年庆祝活动千人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2008年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指挥解放军军乐团圆满完成礼仪音乐的演奏任务,2009年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建国60周年的盛大庆祝活动中担任1500人联合军乐团团长及总指挥和艺术总监。本场《我们的国歌》主题讲座是于海教授全国巡讲的第332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