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于天津医科大学联合召开护理工作交流会。活动通过校史研习、工作汇报以及座谈会交流等形式,系统梳理三校护理学科育人经验,推动学生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训练、志愿服务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凝聚合作共识,为护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史研习:溯源初心,凝聚使命共识
三校师生代表首先集体走进天津医科大学校史馆,在讲解员的专业引导下,循着时间脉络系统回顾该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初期的学科奠基到如今的内涵式发展,从护理教育模式的探索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成熟。过程中,师生们重点感悟“求真至善、德高医粹”校训精神如何融入护理人才培养全流程,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到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体现。这场沉浸式校史研习,让三校师生清晰认知彼此的历史渊源与共同的护理职业使命,不仅强化了“医卫同源、育人为本”的理念认同,更为后续各环节的深度交流筑牢了思想根基。


工作汇报:各展所长,分享育人硕果
在参观过后,三校师生来到会议室,各校学生代表依次对学生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工作汇报分享,内容涵盖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及品牌项目等方面。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生会在2024-2025学年围绕上述六个方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新设综合办公室、举办护士节系列活动、科研讲座、经验分享会、义诊助残社区宣讲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约1.3万人次,组织篮球赛、集体舞大赛等文体活动并荣获校级一等奖。原创话剧《陈路得》线上线下反响热烈并屡获市级荣誉,学生会连续多年荣获“校优秀学生会”称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以“崇德、勤学、笃行、奉献”为育人主线,“天使创思”科研平台运行13年,本年度立项66项,开展院级科研讲座11场,直接参与1320人次,举办“天使风采”学术技能节设5大专业赛事,邀请三甲医院、敬老院、国际学院专家现场指导,累计参赛学生超600人,暑期“三下乡”、假期研学、思政一体化共建等实践活动覆盖全体本科年级,“馨语助医”导诊、爱翼献血车、中秋送剪纸、养老院探访等志愿服务项目常年运行,其中导诊项目已坚持21年,获评2024年度校优秀志愿组织。

我校护理系学生会由26名成员组成,学年志愿服务超800小时,成员在各类活动赛事中追求卓越,斩获100余项校内外荣誉。学生会依托“津小护”品牌项目,强化职业精神与技能教育;举办512护士文化节,邀请南丁格尔奖得主陈荣秀前辈授帽传光;编排《医专风华 护梦前行》校史剧、校园生活微电影《津小护的蜕变之旅》等文艺作品;服务“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等专业赛事;组织社区义诊、养老院健康宣教等公益活动;开展模拟招聘会、访企拓岗、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提升学生实践与综合素养。同时,积极参与组织护理技术技能赛事,通过竞赛实践提升专业能力;实施阶梯式学生骨干培养方案,助力成员成长为兼具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优秀学生骨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学生会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弘扬“提灯精神”,重点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拓展“安宁疗护”“健康宣教”等志愿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深度与广度,加强与社区、养老机构及三甲医院合作;二是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升级“临床护理技术赛项”等品牌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三是优化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完善阶梯式成长机制,推动学生组织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助力护理学子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协同展望:资源共享,共谱育人新篇
在汇报结束后,三校教师代表就学生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就业工作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依次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这些领域的实践与成果,并针对共同面临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换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与会学生亦分组进行经验分享,内容涵盖求职准备、升学规划与组织发展程序,现场讨论深入,收效良好。

通过本次交流会,三校师生系统回顾了护理学科发展历程,全面展示了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协同育人的共识,为今后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